首页>>名家主页>>佳作赏析>>正文
感受沉重
——《南京的陷落》及其它

  本来,一般的连环画作品以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愉悦的内容居多,其中许多作品都是寄托着人们美好希望的喜剧式结局。然而历史与事实中又有多少流血的事实无法回避。这里姑且不说世界名著中的悲剧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历史悲剧,仅中国近百年历史中浸透的血和泪,就足以让所有良知的中国人痛彻肺腹、刻骨铭心。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所以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流血还是流泪,我们都要不可回避地去感受那份沉重。

  1991年,《连环画报》曾刊登了颜宝臻、罗宁的水彩连环画《南京大屠杀》,总体绘画的技法比较好。但我认为,表现这段历史还是后一部分黑白效果为好,以黑、褐、暗红、灰色能比较恰当地表现出这一黑暗、悲怆的历史时段。而近年丁品所作的400多幅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墙》采用水墨形式,对表现这一惨烈事件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但因画面比例较为狭长,过于强调元素意识,对成千上万同胞被屠杀的场面表现不足。

  相比之下,湖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朱振庚绘的《南京的陷落》,则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虽然原脚本为文学作品,但书中所述与事实相差不远,接近历史的再现,通过书后的附录,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大屠杀的经过,并看到日寇的罪行远比作品中的描绘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振庚是一位出色的历史题材的画家,本书以素描画法,基本以写实为主,但也略带“写意”。有些画幅,像第4、6、7图(见右下图),有些像未完成的作品。从整体来看,前一部分较为细致,后一部分略为潦草。整部作品在用以上选用了褚石色,感觉上没有用纯黑给人的印象深刻,但看了书后附录才明白,原来是因历史资料已褪成褐色,作者有意给读者以与历史照片同步的视觉印象。

  虽然照片可以褪色,但历史在中国人的心中却不能褪色,相反身为中国人,只有勿忘国耻,才能激起民族自尊心,从而激发起振兴中华的动力,这也正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着这部作品,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揪住,又像被刀子割得鲜血直流,巨痛难忍。读着这部作品,我似乎置身于60多年前那硝烟弥漫、野兽横行、一片狼籍的南京街头,置身于难民群中,我仿佛看到了燕子矶成千上万逃生之的慌乱、看到十万遇难者漂满长江的凄惨、看到被俘士兵被扫射时的绝望和那惨遭日寇蹂躏的妇女的哀号以及野兽们那狰狞的狂笑……我常常掩卷,不忍再看下去,然而历史与罪恶是无法掩饰,它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

  看完这部作品,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似乎就是那个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九死一生地幸存者。那罄竹难书的日军侵华,令我切齿难忘。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以仁慈之心释放了日本战俘,仅仅惩罚了几名甲级战犯,而南京35万同胞的生命谁来偿还?日本侵华杀害的我国悲发 军民的英灵何以安抚?造成的政治上、经济上的损失日本人又几辈能够还清?中国政府始终以大局为重,以和平为初衷、以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目的,不断为睦邻友好做着努力,可日本右翼分子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处处掩盖侵华畴,教科书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日本几任首相相继参拜靖国神社,足以说明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

  侵华士兵东史郎忏悔了,但在日本却遭到了反对、判罪,而右翼分子的人数仍在增加。我不崇尚“日货”,我赞成南京一公园挂着的“日本人与狗不准入内”的骨气,我们不应该回避历史,更不应该忘记历史。我把《南京的陷落》放在书房里一抬头就能看到的位置,以激烈自己不贪图安逸,常思进取。“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看看《南京的陷落》,会给和平时代人们浮燥的心情增加一份沉重,以使心理的天平不致失衡;感受沉重,则会给自己增加一份压力、一份奋发向上的动力。

文:张向葵  
 在线浏览
南京的陷落(下)
朱振庚 绘
南京的陷落(中)
朱振庚 绘
南京的陷落(上)
朱振庚 绘
 
 相关文章
   感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