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家主页>>佳作赏析>>正文
图像化的第一奇书

  被誉为“第一奇书”的《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中后期,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目前虽只知作者名号为兰陵笑笑生,不知其真实的姓名,但作品虽文人独创的这一点已被世人公认),也是元明时期“四大奇书”之一,可《金瓶梅》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三大奇书,位居“四大奇书”之首。鲁迅先生曾对《金瓶梅》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同时说部,无以上者。”他还称赞“《金瓶梅》作者能文,故虽间杂猥词,而其佳处自在。”不过因为《金瓶梅》中有约占全文百分之一上下大胆直露的性描写文字,这成为了这部作品中最引人注意和引起争议的内容,导致《金瓶梅》问世400多年来屡次被列为“禁书”,一些公开出版的,面向普通读者的《金瓶梅》大多删节本。对待文学尚且如此严格防范,而以视觉欣赏效果为主的影视和绘画来表现这一敏感题材,就更令人争议了。由于影视与绘画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后者仅是用文字与读者交流,而前者是通过图像与观者见面的,弄得不好就成了情趣和格调不高的“三级片”和“春画”。所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影视的绘画作品的层出不穷,成为经典之任的也不在少数。但要将《金瓶梅》改编成功,其尺度把握起来难度相对较大,成功的寥若晨星。我国港台地区就有不少取材于《金瓶梅》的作品,可都成了一些不入流的色情东西,不值一提。记得在1993年,报纸上曾连续报道过我国东北某艺术团体筹划想把《金瓶梅》改编摄制成40集的电视连续剧,然而戏尚未开拍就被主管部门以“《金瓶梅》虽然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古典名著,但是作品中对两性关系的大量写实,不宜于以画面为主体的影视作品来表现。”的理由收回了拍摄许可证,拍摄计划搁浅,至今仍无人涉足这一题材。

  《金瓶梅》的影视作品在我国是如此的生不逢时,那么对于以静态画面来表现《金瓶梅》这部古典名著的绘画作品,其情形又如何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存世至今的各种《金瓶梅》版本中,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成书于明万历和天启年间的《新刻金瓶梅词话》,这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其他的几个版本均是按此删改而成的,全书近100万字,称为“词话本”;二是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全书约有90万字,称为“崇祯本”;三是成书于清康熙看间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全书约有80万字,因有张竹坡的批评,称为“张竹坡评本”。这三大版本系统中,“词话本”无插图,将《金瓶梅》的文字变成绘画作品的始作俑者是“崇祯本”。明代是我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其兴旺时期是明万历至明未清初间,《金瓶梅》插图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崇祯本”插图共200幅,每回2幅。这些插图,都是出自当时新安派刻工名家刘启光、洪应祖、黄汝耀、黄子立、洪国良之手。插图中有20余幅表现性场景的“春画”,均为技艺高超的徽州著名木刻家洪国良所刻。“崇祯本”的插图,绘刻颇为精美,插图所表现的不少场面都可以当作历史形象的注解,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人情风谷,对后人的创作影响很大,为人所重。“张竹坡评本”中所附的插图基本上是按照“崇祯本”的构图布局仿刻的,但绘刻效果无“崇祯本”插图的细腻传神感,画面大多较为简单粗糙,当属明末清初版画中的简拙古朴派的风格,与“崇桢本”插图比较之下就相形见绌了。清代还有一部村于《金瓶梅》的清宫珍宝《百美图》,其画面的构图布局也是脱胎于“崇祯本”插图,只不过采用了工笔重彩,画面更精致了一点,但与“崇祯本”插图对照,画面少了些灵动感。

  近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全作再版重印了曹涵美绘制于60多年前的《金瓶梅全图》。这部《金瓶梅全图》。这部《金瓶梅全图》展现的情节虽只占《金瓶梅》全书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便如此,也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的《金瓶梅》绘画作品中篇幅最长、绘画水平较高的一部了。曹涵美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在当时的《时代漫画》、《独立漫画》、《漫画界》上发表了《金瓶梅》、《李瓶儿》、《春梅》等涉及《金瓶梅》这一题材的绘画作品,但其前期的《金瓶梅》创作风格和后期的《金瓶梅全图》创作风格不尽相同,前者的构图和绘画形式传统手法偏重一点,后者的构图和绘画形式创新借鉴手法偏重一点,并有较强的漫画色彩,整部作品没有落入色情的俗套中,但也有较浓的情色味,不过据笔者个人的看法,《金瓶梅全图》在表现形式上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连环画,只能属于插图作品。因为《金瓶梅全图》的500幅画面从头至尾涉及《金瓶梅》全书的内容有36回(第500幅所绘画面是36回的部分内容),而每个回目绘制的画幅很不平均,10幅以下的有10个回目,画幅总数为60幅,占总画幅的12%;10幅以上的有19个回目,画幅总数为271幅,占总画幅的54.2%;20幅以上的有6个回目,画幅总数为138,占总画幅的27.6%;30幅以上的有1个回目,画幅总数为31幅,占总画幅的6.2%。画幅最少的是第36回,仅1幅;画幅最多的是第27回,有31幅。画幅多的回目绘画和文字的回续性强一些,而画幅少的回目绘画只是展现文字的一小段情节,绘画和文字的连续性就差强人意了。尤其是许多画幅的文字几乎整篇从《金瓶梅》书中照搬照抄。所以,笔者认为《金瓶梅全图》定性为插图作品更准确一点,只不过比一般意义上的插图在数量上多一些。

  除了曹涵美所画的《金瓶梅全图》外,我国其他一些知名画家也涉足过《金瓶梅》这一题村,但大多数是篇幅不多的小说插图和人物图像。张光宇用漫画手法为《金瓶梅人物小论》画过人物插图,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孟庆江用传统白描技法为《金瓶梅故事》所绘的插图,构图疏密有致,线条严谨,人物形象饱满;陈全胜为小说《金瓶梅》绘制过工笔重彩的插图,画面写实与变形相得益彰,色彩明快艳丽,引人入胜;杨秋宝也彩绘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画集·金瓶梅》的图集,笔墨流畅活泼,表现手法有个性;朱新建为《金瓶梅人物谱》画过人物插图,画风稚拙有童趣,令人回味。另外,在1983年4月号《连环画报》上发表的由秋谷编写,王亦秋绘画的《一幅名画的遭遇》中,述说了一段取材于民间传说的故事是杜撰的,但也可算作是表现《金瓶梅》这个题材的小故事了。

  都说如今是读图时代了,影视、报刊、书籍等传媒都十分注重和突出图像的功能与作用,文字的图像化不仅能吸引人们欣赏作品的兴趣,更能加深对文字的进一步理解,一举两得。所以,笔者希望有朝一日能见到由这部现实主义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影视和绘画作品,特别是连环画作品的问世,使图像化的“四大奇书”能够一个都不少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文:金玮  
 相关文章
   曹涵美与《金瓶梅》连环图画
   图像化的第一奇书
   再版《金瓶梅》序
   《金瓶梅全图》简介
   《金瓶梅全图》序言
   张氏兄弟与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