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家主页>>连坛往事>>正文
新连环画艺术的三十五年

  本文的标题用“新连环画”之称,意在区别于解放前的旧连环画。凡是在旧社会接触过旧连环画的人们,都会知道那时连环画的社会地位是何等低下,编绘印制是何等低劣,出版商靠它获取高利,反动统治者利用它奴化群众,而编绘者却靠它养家糊口,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哪能谈得上什么艺术的追求……。连环画在旧社会的历史含满着血泪,但是它又联系着流阒血泪的劳动群众。鲁迅、翟秋白、茅盾等文艺革命先驱们早在三十年代就看到了连环画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一再指出拯救、改革这一艺术的重要性,并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若大规模设施,就必需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文艺的大众化》),只有在祖国解放后,人民掌握了政权,连环画作为一项文艺事业,才获得了新的生命。

  一、从解放初期到1956年,新连环画发展迅速,在占领思想阵地的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

  新中国为了巩固革命政权,需大力发展新的连环画事业,占领旧连环画阵地,这是思想领域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也是文艺战线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950年在文化部艺术局成立了大众图画出版社,主要出版连环画、年画等普及美术读物。由张再学(蔡若虹)改编、刘继卣绘的《鸡毛信》(曾在1955年获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作品评奖一等奖)就是这时出版的。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大众”并入“人美”),同年6月创办了第一个全国性连环画刊物--《连环画报》(半月刊,后改月刊)。1953年该社成立了连环画册编辑室,专门从事连环画的编辑出版工作。

  在连环画的“大本营”上海,解放初期就由华东新华书店(后为华东人民出版社)吸收了一批职业连环画作者,包括赵宏本等知名的连环画家,组成编创部门。由解放区进入上海的华东画报社也出版了莫朴、吕蒙、亚君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以及《圈套》、《黎冰鸿绘》、《金娣》(黎鲁编绘)、《劳动英雄张富贵》(姜维朴诗、赵延年绘)等反映革命斗争的连环画。私营大众美术社聘请江丰、陈烟桥等同志任主编,也编选出版了一批来自解放区的连环画,如彦涵的《翻身前后》、蔡若虹的《苦从何来》、邵宇的《土地》,以及上海解放后由吴秾编、顾生岳、娄世棠、徐永祥等绘的《赵百万》等有影响的作品。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后改为上海人美),专门建立了连环画编辑部门。在这同时,上海又先后将190家美术出版社并入上海人美,上海人美又扩建了连环画编创部门,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环画编创出版部门。

  当时在沈阳的东北画报社即后来的辽宁美术出版社,河北的大众美术社即后来的河北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都以出版连环画为重要任务。

  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连环画的编创出版工作。1954年青年团中央给党中央写了一个报告,提出反动、黄色书刊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毒害很大这一严重问题。刘少奇、周恩来同志阅后批示要当时的出版总署解决这一问题。后来出版总署并入文化部,文化部于1955年春向党中央写了一个关于处理反动、淫秽、荒诞图书的请示报告,少奇同志看了报告后指示说:反动的、淫秽的、荒诞的书刊一定要取缔,同时要加强和改进文艺作品、通俗读物和少年儿童读物的出版工作。要专门出版许多适合于水平低的读者阅读的书籍,包括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旧小说、连环画。少奇同志还说:这是一件很艰巨、很复杂的工作,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行动。

  以北京人美、上海人美以及辽宁、天津、河北五家美术出版社为基本力量,加上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彼此协作,组织起全国新老连环画作者进行编创,使全国连环画出版形势迅速发展,到1956年,全国一年共出版连环画2200种,总印数为一亿零六千余册,较1951年增加了五倍多。从1951年到1956年全国累计共出版一万余种,印数二亿六千万余册。至此,新连环画基本占领了图书阅览阵地,这是连环画工作者在党领导下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这期间编创出版的连环画作品,较之旧连环画,根本的变化是思想内容的积极健康,富有革命教育意义。文学脚本开始被提到重要地位,创作中必须先有脚本(或提纲),脚本主要根据文学作品和戏剧、电影等改编,也有少量是创作的。旧连环画那种由画家随编随画的做法已被取消,这是连环画的一大改革。

  新连环画注意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克服了旧连环画照电影戏剧形象抄袭临摹,或局限于几种人物类型脸谱的描绘这种弊病,使作品比较具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刘继卣《鸡毛信》、《东郭先生》,王绪阳、贲庆余等集体创作的《童工》、《我要读书》,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华三川的《王孝和》,王叔晖的《孔雀东南飞》,五弘力的《天仙配》等作品的接连出现,在社会上人们心目中大大改变了连环画不是艺术、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成见,使中国连环画以崭新的面貌立于民族艺术之林。

  由于编辑出版的不断加强和提高,选题更具长远规划性,一些篇幅浩大的作品陆续有计划的编绘出版。如《水浒》(共计划出三十本)、《三国演义》(共计划出六十本)等,分别由北京人美、上海人美着手成套编绘出版。另外如《抗美援朝志愿军画库》、《戏曲故事画库》等作为独具体例的丛书陆续编绘出版。

  这期间的连环画总的看来艺术质量还较粗糙,品种也比较芜杂,这一方面由于出版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出版时间的急促,一方面编创队伍还大部分来自旧社会,旧连环画的影响还不可能完全摆脱,而新的编创还刚刚在尝试、探索。尽管如此,新连环画已经在人民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从1957年到1965年,连环画经历了曲折的路程,获得重大发展,全国第一届评奖检阅了建国以来的成就

   在这期间,连环画取得了新的发展。较前一时期,编创队伍更充实壮大起来,一些来自旧社会的老作者,经过十几年的艺术实践,和到生活中学习,创作能力大都有了提高和改进,一些解放初期就投身到连环画工作队伍中的青年作者,经过一段学习和锻炼,也不同程度地成熟起来。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优秀的作品相继问世。为了鼓励创作,文化部与中国美协于1963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53部美术作品获绘画奖,27部文学脚本获脚本奖,14位连环画工作者获连环画工作劳动奖。1963年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了授奖大会,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在大会上说:“举办连环画评奖是我国文化生活中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获绘画一等奖的六部作品是《山乡巨变》(贺友直)、《穷棒子扭转乾坤》(刘继卣)、《铁道游击队》(丁斌曾、韩和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赵宏本、钱笑呆)、《我要读书》(王绪阳、贲庆余)和《西厢记》(王叔晖)。获脚本一等奖的四部作品是《鸡毛信》(张再学)、《穷棒子扭转乾坤》(姜维朴)、《风暴》(费声福、吴兆修)和《屈原》(董子畏)。从获奖作品来看,反映新的时代的作品占主要地位。共同的特点是作者结合创作的需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如贺友直为创作《山乡巨变》曾数次到湖南农村,而丁斌曾、韩和平则到鲁南老解放区铁道游击队活动过的地方长期生活学习和创作,《我要读书》的作者也长期深入东北农村。费声福为编绘《风暴》则到当年二·七罢工的汉口铁路工厂和工厂实行三同。它们的另一特点是编绘都着重刻画典型人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在艺术形式上,有的借鉴传统技法而又加以发展,并形成各自的风格。

   在这期间,一些题材容量大、篇幅巨浩的长篇连环画有的完成,有的大部分完成,如《红岩》(共八集,顾炳鑫等集体创作)、《红日》(共四集,王星北改编,汪观清册,王素改编),又于1965年完成《白毛女》(大鲁改编),这是表现革命斗争的又一部优秀的长篇连环画作品。此外,还有王弘力的《十五贯》(匡荣改编),刘继卣的《武松打虎》、《大闹天宫》两部彩色连环画,程十发的《胆剑篇》(丘扬等编),刘旦宅的《屈原》,林锴的《甲午海战》,刘国辉的《耕云记》等。这些作品都以不同的艺术特色为连环画园地增添了光彩。

   还应提到的是聋哑画家毅进(冯增春)以坚强的精神完成了长篇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素、夏星改编),农民画家郭同江在五十年代自编自绘一些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短篇以后,又于六十年代初完成中篇《玉女春秋》。部队作者高山(温勇雄,台湾省人)的《日出之前》也极为出色。这些都显示了连环画内容的丰富和编创队伍的广泛性。

   长篇连环画,这时《水浒》已出到26集,《三国演义》计划的60集已接近完成,此外还有《岳传》画库(共15集)、《杨家将》画库(共5集)也陆续编绘出版。这些长篇成套而编绘又较严谨的连环画接连出版,使连环画园地更加繁茂起来。

   连环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显示了它的优越性。1959年莱比锡国际图书展览会上,我国的连环画曾获金质奖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第一届评奖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连环画工作的开展,文化部、美协于1965年12月召开了由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作者参加的连环画、年画工作座谈会,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同志于12月25 日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这对连环画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连环画在这期间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1957年反右扩大化,也使连环画队伍受到一些伤害,1958年的浮夸风和“左”的思想抬头,使连环画的编创出现了过份强调配合现实斗争,以至不少作品仅仅是根据新闻报导匆匆赶制出来,有些作品或公式化概念化,或图解政策,缺乏艺术的说服力。虽然全国1958、1959年出书数量较前两年大幅度增加,但大量积压在书店仓库。到1959年反右倾运动后,“左”的思想影响进一步发展,加上三年经济困难,出书品种大大收缩,所以到1960年连环画的出书品种急剧下降(人美社初版只有二种),《连环画报》也在这年年底停刊。这种局面直到周恩来、陈毅同志在1962年3月于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才有所改变。陈毅同志强调指出:“现在儿童看小人书,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小人书有个很大缺点,净是些生硬的政治概念,把儿童的脑筋搞得简单化,将来我们的儿童--下一代,恐怕也难免犯粗暴的病。儿童应该有很多幻想,很多美丽的故事,神仙的故事,很多童话故事--如象《天方夜谭》那样的故事。儿童幻想多,智慧就开阔,眼界就扩大。不能净是些政治名词,斗争故事,还应写些有趣的。这一方面的任务,义不容辞,值得我们有些作家作为终身任务。

  三、经过十年浩劫之后,饱受风霜的连环画艺术更茁壮地成长起来,1981年举行了第二届全国评奖

   本来在十七年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连环画艺术,在六十年代后期可以创造出更加繁荣的局面,但是,1966年开始的“史无前例”的动乱,使连环画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一场浩劫。十七年来的优秀作品大部分被打成封、资、修的毒草,1963年的评奖也被作为反抗“无产阶级司令部”的罪行而被“清算”。从1966年到1970年五年多几乎没有连环画出版,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处在精神食粮空前饥馑之中!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关心了这一问题。1971年2月11日,周总理接见当时出版部门的负责人时指出青少年没有书看的问题,还专门问:有没有人编小人书?指示要赶快恢复连环画的编创出版。4月12日接见部分出版界负责人时,又强调提出要赶快解决广大工农兵,特别是青少年对革命图书的迫切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在周总理的一再关怀和督促下,出版部门开始恢复了连环画的编创出版工作。1971年下半年到1972年,才有小量连环画编创出版,《连环画报》在1973年得以复刊,也有一些过去出版的连环画陆续“整理”再版。到1975、1976年,每年全国出版数字好容易达到五百余种,二亿余册。但是,由于当时“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控制,连环画的题材极其狭窄,有不少是从属于当时“四人帮”的宣传需要的“真人真事”,或是被神化的“三突出”的“英雄人物”,根据样板戏编绘,则只能是照舞台人物形象一点不差地临摹,这在艺术创作上也是一个大的倒退。这样的连环画,当然要受到群众的鄙弃。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有的作者和编辑坚持了连环画艺术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传统,所以还是产生了一些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如《白求恩在中国》(许荣初、许勇等集体创作)、《无产阶级的歌》(吴兆修编,陈衍宁、汤小铭画)、《水牢仇》(徐恒瑜画)等。但是,这期间连环画的步履是何等艰难!

   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批控诉“四人帮”罪行的创作引起社会上和连环画界的重视。如陈宜明等集体创作的《伤痕》、《枫》、白敬周的《草原小路》等;再者是一批老作者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如贺友直的《白光》,是以水墨画法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还有赵延年的木刻《阿Q正传》,费声福的《三个法庭》等等;三是大批中青年作者接连涌现,他们在艺术上勇于创新,敢于探索,使连环画无论内容上和形式上,更为丰富多彩;四是连环画的编创出版在丛书化、系列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除了《水浒》、《岳传》、《三国演义》再版(有的重新绘画),这期间又出版了《东周列国》、《红楼梦故事》(以上为上海人美)《李自成》(天津、辽宁、上海)、《西游记》(湖南、河北、山东)等长篇成套的画库,还有江苏人民出版的《雨花台烈士故事画库》,上海编创出版的《成语故事》画库等等。

   由于“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文化食粮的缺乏,这期间每册的连环画印数一般较“文革”前要增加数倍,有些连环画印数初版即高达百万册。1980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增加到一千余种,四亿余册。

   值得提及的连环画发展史上的另一件大事,是中央美院在院长江丰同志的倡导下,开办了连环画、年画系,对这个系的目的,江丰同志曾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对群众有很大贡献的画种,就要登大雅之堂!

   ” 全国性的连环画理论丛刊《连环画论丛》也于1980年8月创刊。该刊专门刊登连环画编创经验、学术理论和史料研究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在日本东京举办的野间儿童画书插图第二届比赛评奖中,我国张世明的连环画《守株待兔》和《滥竽充数》获一等奖,赵宏本、钱笑呆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蒋铁峰的《阿诗玛》获三等奖。还有一部分优秀连环画在国外发行。日本、西德等国家出版界还翻印了中国连环画。

   为了检阅新的成就,1981年1月,文化部,中国美协,国家出版局举办了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共有110件作品获奖(绘画77年,脚本33件),前面提到的《白求恩在中国》、《白光》、《十五贯》、《白毛女》、《伤痕》获绘画一等奖,《中国成语故事》(杨兆麟、李大发等编)、《胆剑篇》(邱扬、陈长明编)、《草原上的小路》(任伍改编)获脚本一等奖,并有19位同志获连环画工作荣誉奖。1981年2月18日举行了授奖大会,文联主席周扬同志在大会上发言,他鼓励连环画工作者:“要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人们美的欣赏能力,增进历史知识、科学知识、现实斗争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创作出更多的给人以鼓舞、令人朝气蓬勃的好作品。”

  四、步入八十年代的连环画艺术,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的前景将更绚丽多彩,生气蓬勃

  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检阅了自1963年第一届评奖以来的成就,连环画艺术又开始了新的里程。

  为了推动连环画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中宣部出版局于1982年3月在湖南岳阳召开了部分省市连环画工作座谈会,会议肯定了连环画工作几年来的成就,同时也指出当时出现的古旧题材多而滥的偏向,进一步明确了连环画应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为广大少年儿童服务。会议一致认为要坚持以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的精神,把反映革命斗争故事、革命先烈事迹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等革命题材,作为主要编创任务。

   同年12月于天津举办了现代题材连环画邀请展览,参加展出的共17个省市选送的125件作品,展示了从1981年二届评奖以后的一些比较优秀的现代题材作品。如尤劲东绘的《人到中年》(王素改编),自从在《连环画报》发表以后,引起美术界和社会上强烈的反映,认为这是一部歌颂新时期我国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好作品。另一部反映当代生活的《乡场上》(董青冬改编,周春芽绘)富有农村生活气息,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发生的巨大变革。还有《佟妹》(胡秀琴改编、徐平绘)、《笨人传》(小戈改编、赵国经绘)、《女大学生宿舍》(胡秀琴改编,郭召明、乐明祥绘)等作品,都从不同角度,较深刻地表现了当前社会的革命变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如果说连环画的现代题材作品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几年主要是揭露林、江反革命集团,回顾和总结历史的教训,而赢得人民的欢迎,那么,在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所提出的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人们必然对《人到中年》、《乡场上》这样的连环画作品更加喜爱。连环画这种一向密切联系群众的艺术,必然要随着时代而发展。

   反映革命斗争的作品也有新的成绩。王怀琪绘的《红旗谱》(尚羡智改编),钟志诚编、许勇、顾莲塘、赵奇绘的《嘎达梅林》,沈加尉、王兰绘的《西安事变》(马启莱、林茉莉改编),汪国新绘的《长江三部曲》画库中的《李明进川》(郑桂兰改编)等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尝试而各具特色。《红旗谱》的作者和河北农村的群众久有联系,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特别是眉宇、神态刻画得各具鲜明个性,表达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嘎达梅林》的作者们曾多次到内蒙草原生活,使作品充满了草原特有的气息,作品根据情节需要打破常见的体例,常用宽幅构图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激愤的感情和悲壮的景象。《李明进川》的作者汪国新是生长在长江岸边宜昌市的一位基层美术工作者,他为了创作这部长篇丛书,曾多次往返于长江两岸,他笔下人物众多、但仍然刻画出不同特点。作品采用的是传统的白描手法,是继《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之后又一部以线描为表现形式的佳作。

   这期间长篇套书的出版有了更大的发展。上海继《成语故事》之后又编绘出版了古代诗词故事连环画,湖北编绘出版了《中国历代战争故事画丛》,四川选编了文学名著画库,吉林编绘出版了《孙子兵法》画库。戴敦邦绘、吴其柔改编的《红楼梦故事》选绘,先后在《连环画报》发表了八个故事(共275幅),受到读者的好评。裘沙、王伟君的《阿Q正传二百图》、由于作者对鲁迅的作品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以擅长的素描画法成功地表达了这部文学杰作。李全武、徐勇民编绘的《月牙儿》,描绘了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胡博综等绘的《家》(高铁林等改编),注意刻画人物的同时,在景物的描绘上尤见功力。徐恒瑜的《李慧娘》(王肇歧改编),则在吸收传统线描上颇具匠心,韩书力画的《邦锦美朵》(刘千诗),从藏族的民间艺术吸收营养而富有装饰美。中流的《走麦城》则取旧连环画之所长加以发展而见特色……连环画艺术正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景象。

   连环画编创的丰收与出版事业的繁荣紧密相连。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建立或扩大了连环画出版业务,到1982年全年共出版连环画二千一百多种,八亿六千多万册,这是解放以来最高的出版纪录,1983年为二千四百余种,六亿三千余万册,较上年印数略降,但种数却有上升。刊物,除《连环画报》、《富春江画报》,天津创办了《故事画报》(双月刊)、广东创办了《周末》(周刊)、此外文西的《广西美术》,辽宁的《农民画报》、新疆的《阿凡提画报》、贵州的《刺藜》画刊,云南的《边疆画报》以及以发表科学题材作品为主的北京《科学画报》,云南的《奥秘》画刊等等,象雨后春笋,竞相创办和发展起来。《周末》画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以反映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而受到广泛欢迎,发行量从几万份猛增到一百四十万份。这些刊物对发现和培养连环画编创队伍、繁荣连环画创作起了很大作用。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3年5月23-27日在湖北襄樊市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9位代表参加了大会。截至1984年4月,全国已经有8个省市成立了本地区的连环画研究会。

   在短短的三年多连环画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策的巨大作用。当然,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随着出版事业的大发展(全国各省几乎都在出版连环画),选题重复、争夺作者而影响作品质量的现象更突出了;一部分作者满足于脱离生活而停步不前,或片面追求艺术形式的变化;有的编辑出版部门从盈利出发去迎合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倾向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由于编创者脱离生活或组织领导者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而导致创作出版远远赶不上形势的发展。尽管存在这些问题,连环画艺术的繁荣局面是空前的,变化是巨大的,这是连环画艺术新里程的一个良好开端。

文:姜维朴  
 网上书店
定 价 ¥40.00
会员价 ¥30.00
 藏品交流
   东郭先生 刘继卣 8.0品 ¥25.00 成交
   东郭先生 刘继卣 9.5品 ¥120.00 成交
   乌鸦与狐狸 刘继卣 8.0品 ¥20.00 成交
   鸡毛信 德剑,康军 8.2品 ¥12.00 成交
   朝阳沟 刘继卣 8.8品 ¥120.00 成交
   武松打虎 刘继卣 8.5品 ¥90.00 成交
 相关文章
   刘继卣与《连环画创作经验》
   刘继卣与《鸡毛信》
   刘继卣:画小人书的大师
   王叔晖与刘继卣
   我喜爱的五册连环画
   想起了“南顾北刘”